(资料图片)
江苏省镇江市司法局积极推行涉企免罚轻罚清单,加强涉企柔性执法,促进全市涉企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出台《关于推行涉企免罚轻罚清单加强柔性执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梳理并制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清单”两张清单。推动市级各部门按照新修订《行政处罚法》要求,全面梳理本系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条款,结合行政执法实际,制定277项“涉企免罚轻罚清单”,进一步改进行政执法理念,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打造“镇合意”服务品牌提供法治保障。去年以来全市免罚1065件,涉及金额1147.47万元,从轻减轻402件,涉及金额2495.3万元,主要涉及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禁止区域垂钓等领域。
二是健全监督检查配套制度。印发《关于推进规范执法柔性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将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作为全年重点工作。各执法部门在涉企行政执法过程中,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对符合条件的轻微违法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作出不予行政处罚或者从轻、减轻行政处罚的决定。充分运用政策辅导、行政建议、警示告诫、规劝提醒、走访约谈等方式,加大对企业行政指导力度, 推行“一次检查、全面体检”,将亲商理念、柔性举措融入涉企行政执法中,为除涉及人身、财产、公共安全等领域外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供更加宽容的制度环境。
三是提升执法人员素质水平。高度重视执法人员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和业务技能。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完成全市38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证件换发工作。抓好执法人员培训指导,根据行政管理现状,梳理常用行政权力,督促各地各部门开展专门业务培训和执法指导,由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公共法律业务培训和执法指导。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督导考核,对现有执法人员队伍开展清理,将政治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的执法人员及时调离执法岗位。去年以来全市开展各类培训指导200余次,清除4名不符合岗位要求的执法辅助人员。苏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