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占宗列渠 黄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九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七十五万多平方公里。
(资料图)
2、中游段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支流夹带大量泥沙汇入,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黄色,因而得名。
3、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占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终年积雪。
4、黄河源流段有星宿海,是一片无数小湖的沼泽。
5、出星宿海后进入鄂陵湖和札陵湖到玛多,绕过积石山和西倾山,穿过龙羊峡到达青海贵德,长一千九百多公里。
6、上游段自贵德至绥远省河口镇,长一千五百多公里。
7、黄河在甘肃境内,穿过不少大峡谷,汇集许多支流。
8、中游段从河口镇到河南盂津,长一千一百多公里。
9、河水折向南流,纵贯黄土高原,夹带着大量泥沙,汹涌而下,到了壶口,地势陡落,形成壶口瀑布,接着穿过龙门峡流到潼关,河道变宽,因汇人汾沁、洛河和消水等支流,水量大增。
10、河水到潼关为华山所阻,折向东流,过三门峡到盂洛,便进入平原地区。
11、下游段自孟津到山东利津县注入渤海,长八百七十多公里,由于泥沙于积,水流缓慢,两岸筑有大堤,成为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12、 黄河河道以源流段和上游段最曲折,中游段次之,而下游段则笔直。
13、从兰州到潼关,河水绕流一个长方形的三边,那就是著名的河套,约长二千公里。
14、占时下游河道游移不定,河水有时在山东丘陵以北注入渤海,有时在山东丘陵以南夺淮流入黄海,两者相距达五百公里。
15、 黄河流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
16、"蓝田猿人"化石的发现证明,远在五、六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已在现今陕西蓝田县一带生活。
17、古代黄河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加上黄土质地松疏,利于耕种,十分适宜人类居住。
18、五千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仰韶文化,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发现的遗址,不下一千多处,发现的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以表面红色而带彩纹的陶器最多最具特色,因此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
19、从发现殷墟可以证明三千年前中华民族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建立了最古老的文明大国。
20、在历史上,黄河流城经常泛滥成灾。
21、据记载,二千多年来,黄河下游溃堤达一千五百多次,较大规模的改道有二十六次,水灾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苏、安徽,广达二十五万平方公里。
22、河水夹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量,平均每年超过十六亿公吨。
23、由于下游段地势低平,河道坡降平缓,流速减低,大量泥沙于是沉积在河床上,平均每年逾四亿公吨,其余泥沙则流到河口,冲积成向海伸展的河口三角洲,平均每年造陆达二十多平方公里。
24、黄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产丰富,山川壮丽,居民几占中国总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则约占全国四成。
25、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建立了最古老的文明大国。
26、在历史上,黄河流城经常泛滥成灾。
27、据记载,二千多年来,黄河下游溃堤达一千五百多次,较大规模的改道有二十六次,水灾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苏、安徽,广达二十五万平方公里。
28、河水夹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量,平均每年超过十六亿公吨。
29、由于下游段地势低平,河道坡降平缓,流速减低,大量泥沙于是沉积在河床上,平均每年逾四亿公吨,其余泥沙则流到河口,冲积成向海伸展的河口三角洲,平均每年造陆达二十多平方公里。
30、黄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产丰富,山川壮丽,居民几占中国总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则约占全国四成。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