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6月4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5G演进与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曹蕾发表“激发5G创新潜能,共绘数字美好新未来”主题演讲,系统全面地提出了5G网络演进发展目标以及四大举措和五大技术路径,助力产业数字化新增长。
曹蕾介绍,作为全球5G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中国移动一直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勇担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长和节能减排的排头兵,在共建共享领域积极落实国家5G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方面,积极打造全球最大、技术先进的5G精品网络,已建设5G基站162万站,5G流量比超过50%;另一方面,坚持标杆引领,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数智化基础设施。面向个人消费领域,构建覆盖广泛、性能卓越的5G ToC网络,发布5G新应用,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面向垂直行业领域,打造灵活定制、融入生产的5G ToB网络,打造超20000个5G商业案例,实现多个业界第一的应用场景突破。
曹蕾指出,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新业务的不断涌现,5G发展当前还面临业务应用需加速、产业融通需加大、技术融合需加强三大问题,为此中国移动构建“1+5+4”技术创新体系,联合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和生态构建,推动5G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前布局6G关键技术方向,提出以下五大技术路径:
一是性能极致化。面向XR、工业互联网等新业务增长带来的大带宽、高实时以及不同业务间差异化的保障需求,中国移动打造“网随业动、业由网生、网端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网业端信息共享,通过智能识别、容量提升、确定时延等技术手段,保障确定性连接,为用户提供极致业务体验、深入工业控制等核心环节。
二是绿色极简化。随着5G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种场景对低成本优质网络的诉求日渐增加。在降低终端成本方面,中国移动联合产业创新打造轻量型Redcap技术,力争年底具备商用条件。在智简行业方面,中国移动基于统一、弹性、按需、融合理念打造智简行业网,提供高性价比的“连接+算力+能力”一体化新型信息服务。在无源物联方面,针对传统RFID通信痛点问题,中国移动通过收发分离和蜂窝融合等打造新型无源物联网,构筑千亿级低成本、零功耗连接市场技术基础。
三是网络智能化。网络智能化是运营商发挥自身深厚网络积淀、深化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战略。面向AI赋能网络提质、增效、降本的目标,开展系统、网络、服务分层AI能力注入,打造AI赋能网络的技术体系,构筑数智融合的基础设施底座,构建智能化在5G网络领域的融合创新应用生态,充分实现智能与网络的双向赋能,使5G网络与智能化技术成为社会数字经济增长的“催化剂”。
四是通感一体化。面向泛在的感知需求,中国移动通过通信和感知技术一体化设计,构建低成本、性能优、无缝泛在的全域感知新能力,助力车联网、无人机监管等丰富业务,构建一数多用新能力,催生一网多能新业态。
五是天地一体化。随着DICT技术发展,万物互联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扩展,地面和卫星网络逐步趋于技术融合。中国移动积极推动地面蜂窝和卫星产业深度融合,完成全球首个运营商5G NTN技术外场验证,极大拓展网络服务范围,为用户提供泛在通信服务。
在演讲最后,曹蕾表示,为加快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新的格局,中国移动积极建设协同创新基地,针对5G-A、5G+行业等领域建设专项实验室,打造开放、共享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测试、演示环境。诚邀产业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开展联合攻关,共同推动5G创新演进,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链协同联动体系,支撑移动信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