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情节,一位得了癌症的老太太对前来抓捕假药贩子的民警说“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 ,谁家没有一个病人?他药假不假我能不知道吗?”
这个情节不禁让人深思,法律是严肃的,可是人心却是温暖的,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在执法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丝温情?让法律法规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同时,也更能温暖人心。
一则扬州三名城管不慎落入水中,岸上群众却只冷眼旁观,并无一人对其施以援手的报道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座城市的群众如此冷漠,而评论区也对这些城管也纷纷一片讨伐之声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事情背后的真相。
(相关资料图)
2023年4月23日,一阵刺耳的警笛声响起,打破了这座水乡城市原本的宁静,警方接到报案,热心群众称是有人落水,请求救援,等到民警来到事发地点,却看到了非常奇怪的一幕。
尽管落水的三人朝岸上的群众不停的发出呼救,然而马路上围观的群人却只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脸上都是冷嘲热讽或冷眼旁观,竟然没有一名热心群众试图想要救援,让人不禁怀疑落水的三人是不是罪大恶极的囚犯?竟然让围观群众都对其如此反感。
民警们怀着这样的疑问,还是对三人进行了及时的救援,在民警的帮助下,三人很快就被平安的送上了岸边,生命安全并无大碍,他们所驾驶的车辆也被吊车拉出水面,看到车上的标语和三人所穿的制服,已经不难猜到他们的职业,是这座城市的城管。
事情发展到这里,从他们的职业来看,我们结合对城管的印象,已经不难猜出为何群众会对他们冷眼旁观了,那么这些城管究竟对群众做了什么?才让如今城市的两方如今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呢?
扬州本是一座宁静平和的城市,前来旅游的人员众多,所以城市内分布的小商小贩也随处可见,市民们也非常欢迎小贩的存在,不仅让城市变得更加热闹温暖,也方便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为一些小商小贩的家庭提供了经济来源。
原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但是前几年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一经发出,这座城市的热闹景象便一扫而空,因为小商小贩的存在会污染城市环境,所以执法的城管每天无处不在。
如果一些家庭如果失去了摆摊的营生,那么就相当于失去了谋生的财路,因此他们只能趁着城管不在,到处转移战地,偷偷摸摸的进行摆摊,每次只要远远看到执勤的城管车辆驶来,大家便如同鸟兽一般一哄而散。
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建设,更好地创建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所以执法的城管十分严格,起初他们只是进行一些劝告,可是这样的手段却并不能起到威慑作用,他们发现,很多小商小贩只是当面答应,背后却又转移阵地,继续开始摆摊。
这让城管十分头疼,于是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暴力执法,只要看到街上有人摆摊,城管就会立马开出罚单,或是将小贩的贩卖工具没收,更有甚者直接将小贩的摊子商品全部破坏。
更过分的是,这种苛刻的执法越演越盛,甚至已经到了推搡打人的地步,很多小商小贩都靠着摆摊赖以生存,因为城管的强制没收,导致他们的家庭生活更加艰难,于是双方经常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争执,可是许多城管非常豪横,面对群众的反抗,他们甚至还对其会大打出手。
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后期,执法的城管甚至对城市的居民也开始了检查,有人抱着衣服来到河边清洗,城管都会对其行为开出罚单,认定这种行为污染了城市的文明面貌。
以前家家户户都习惯来到河边清洗衣服,一群人说说笑笑的,很是热闹,现在由于城管的罚单,没有一人再去外面清洗衣服,往日的热闹景象早就一去不返。
更加让人不解的是,以前的城市傍晚,许多老人都会拿着自家的长凳出来纳凉,大家一群人围在一起喝茶聊天、下棋观战,这样其乐融融的景象居然也被明令禁止,认为这种现象扰乱了城市的秩序。
城管们的无情执法让市民们都苦不堪言,大家渐渐的也对执法人员抱有了敌视态度,因为城管的暴力执法,曾经那些热闹非凡的画面销声匿迹,似乎让这座曾经充斥着人情味的城市也开始变得冰冷起来。
这天在扬州市的江阳西路和南路的交口处,一群小商小贩正在偷偷摸摸的进行摆摊,他们做的都是一些小本买卖,但是由于城管检查的非常严格,因此只能趁着城管不在暂时贩卖一会儿。
此时这里充斥着欢声笑语,大家的氛围一片轻松愉快,突然一句“城管来了”,让所有的小商小贩都瞬间警惕起来,他们着急忙慌地收拾东西,生怕城管将他们的车辆扣留或东西没收。
然而正当城管的车辆向他们驶来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城管的前方迎面驶来一辆汽车,由于车速较高,两方的车辆即将发生碰撞,关键时刻城管只能急打方向转盘,结果由于路面太窄导致车辆躲闪不及最终开入了河里。
三名城管奋力敲开车窗玻璃,看到路边的围观群众,他们用尽全力呼喊,试图得到救援,然而岸上的群众看到三名城管如此狼狈,他们只是选择冷眼旁观,甚至有人只是拿起手机对他们进行了拍摄。
直到后续一名热心群众拨打了110告诉了警察,有人落水,这才使得三名城管获救,这件事情的发生也侧面反映了群众与城管之间的矛盾之深,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城管的暴力执法。
小商小贩艰险摆摊的目的是为了挣钱养家,这是他们的谋生之道,而城管执法则是为了维护城市的环境建设,双方的出发点都是出于好意,却也使他们站在了对立层面。
同时城管的暴力执法也使二者之间的矛盾到达了顶峰,使得双方本就岌岌可危的关系变得更加水火不容,双方如果想要达到一个平衡的交点,这也需要有关部门的政策优化。
政府部门应该在群众之间开展调研,多去倾听群众的意见,真正了解人民群众对于开展城市建设的想法和难处,只有知道他们的所想所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只是一味的暴力执法,那么只会让群众与政府的隔阂越来越大。
执法人员也应该进行定期的普法教育,开展和平执法的培训,同时要明令禁止城管对市民进行暴力执法,对执法人员的权利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群众也应该多多了解政府的政策,试着去理解政府的规划,尽力配合执法人员的工作,让执法人员与底层群众也能够和平共处,共同为城市的卫生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让城市变成更加美好的家园。
面对案件中的执法人员落入水中,岸上的群众并没有施以援手,只是冷眼旁观,那么这种行为到底触犯了法律了吗?还是只是道德层面的问题?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见死不救,如不负特定义务,一般不构成犯罪,属于道德上的谴责,正如案件中的群众与落水的城管并无直接关系,所以不施以援手,只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并不违反法律。
但是如果故意见死不救的人负有以下义务,那么这种情况下故意见死不救就涉嫌犯罪或违法、违纪,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如警察负有保护人民责任,不能见死不救 ;
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如消防员看到有火灾不救 ;法律行为产生的作为义务; 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如一大人带着一未小孩出去玩,孩子落水,大人必须救助。
城管的暴力执法不仅会伤害市民的身心健康,引发城市居民与相关执法部门的矛盾,还会破坏城市的形象,如果双方都对彼此充满敌视,那么对于维护城市的安定与社会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暴力执法很可能会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这种行为本身也违背了规章制度,今天这则城管落水的案例就很好的反映了城管暴力执法带来的不利影响,这种结果需要我们进行反省和思考。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美好家园的建设是需要各方都进行共同努力,而非互相抱着敌视和针对的态度,我们应应齐心协力、倡导关怀和互助的价值观,相关部门也需要修改刻板的执法政策,多多听取人民声音,才能真正的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